盖碗泡白茶,什么原因会造成白牡丹的苦和涩?
- 白茶的泡法
- 2021-05-26
- 550
《1》
一杯好茶,最忌讳的应当是苦涩。
泡好后啜一口白牡丹,原来是要喝清淡的汤的。
香气沉入汤水,丝丝入扣的滋味。
没成想,才啜几口,舌头就尤为涩麻,粗砺的像是搓澡巾一般。
不仅茶汤里的香气味道,难以感知。
即使是喝了水之后,舌头的敏感度也会大大降低。
一杯好茶,能够增加人的愉悦感。
可是学生一杯自己充满了苦与涩的茶汤,给人的感觉很强烈,却并非一个愉悦。
就像一杯浓苦的咖啡,不回甜,只是素白让人皱眉,不快乐。
《2》
茶叶,是不是喝起来都苦涩?
茶友们需知:苦涩并不是影响茶汤应该进行有的工作状态。
真正的好茶,不苦味和涩涩的感觉占据主要位置。
不苦不涩的不是茶。是时候退出历史舞台了。
将一杯好茶冲泡得宜,并不会导致出现具有强烈的苦味和涩味。
茶叶中的苦味,主要来源于咖啡碱。
而涩味,则多是茶多酚的作用使然。
作为茶汤中主要的味觉物质之一,咖啡因和茶多酚在茶叶中所占的重量也是一个比例。
份量过重,茶汤苦涩十足,滋味定然令人不适。
份量稍少些,适度进行适宜,反而我们能够通过增加茶汤滋味的层次感。
一杯白牡丹,若是我们要将汤水之中的香气可以细细阅读感受,要喝出那如绸如缎的细腻汤水。
一杯茶怎么会变得苦涩呢?
《3》
白牡丹喝苦的原因之一:不叫茶,任意爬
在茶几的边缘,通常有一个小柜子,离手最近的一个,可以用来放置常用的沏茶器具。
剪泡泡袋的剪刀、撬蛋糕的茶刀、称茶叶的秤等。都可以储存在里面。
尤其是克秤,想要进行冲泡出浓淡适宜的茶汤,少不了因为它在茶桌上可以发挥重要作用。
有位茶友就不习惯用克秤,认为自己喝茶习惯问题之后,取茶便有了手感,用不着企业依靠国家机器。
聊了一会,才知道这位茶友之前一直在喝秋守美,最近才开始联系白牡丹。
由于企业没有称茶的习惯,依据秋寿眉的容量在盖碗中的高度发展作为一个参考,进行称茶。
茶友们认为,秋眉毛形成浓密的枝叶,在不刻意压榨茶的情况下,会有很多枝叶对角线溢出,占据很大的空间。
当茶被称量后,它几乎完全覆盖了碗,但实际上,茶叶和茶叶之间有很大的空间,而不是紧挨着的固体茶叶。
而白牡丹的条形空间较小,嫩叶和芽头之间也并非我们尤其需要展开,而像是玉兰花一般进行收拢,如同植物佛手一般的形状。
同样的盖碗高度,容纳的秋寿眉是5克,可是要换做白牡丹,克数可就要大大增加,足有7、8克。
5克的干茶,搭配100-110毫升的水容量,最为适宜。
显然,茶喝得太多了。
《4》
白牡丹喝起来十分苦涩的原因二:注水量不够多
冲泡白茶时,最建议你用白瓷盖碗冲泡。
作为中国茶具界的“万金油”,盖碗也确实具有良好的履行了一个自己的冲泡过程中职责。
只不过我们对于学生刚开始接触白茶的茶友们来说,使用盖碗终究还是因为有些企业不够方便。
易烫手,是茶叶在碗盖中使用,最难翻山越岭。
所以,为了避免烫伤的风险,茶友们选择了一种更为保守的泡茶方式。
拿起盖碗的时候,大拇指和中指企业需要学生放在碗沿处。
如果注水太满,茶的极限接近碗边,很容易烫伤手。
淡淡的手指会烫红,烫得狠,也可能会把碗打翻。
于是,就有“机敏”的茶友想出办法,在注水的时候少加一些水。
这样手指与水的距离相对较远,可以防止手指被迂回烧伤。
但茶叶量不变,注水量减少,茶叶比例会变相改变。
比例失衡,茶汤中沉淀的茶叶内质仍过多,口感仍会显苦味。
《5》
白牡丹喝起苦来的原因三: 出水的时间太慢
在冲泡好白茶的时候,一定要快。
否则过多的茶内质网喷涌而出,汤的味道会像往常一样浓郁苦涩。
但是,白茶的水出来的速度有多快呢?
严格管理来说,在冲泡白茶的时候,从注水到绝大部分多数影响茶汤倒出茶汤,整个教学过程研究所用的时间在7-8秒。
但是,这一次,绝大多数快出水的朋友都没有喝茶的概念,不会注意到。
按照自己喝茶时一贯发展缓慢的节奏处理出水,将水注入盖碗之后,还要通过使用一个盖子将表面的茶沫刮两下。
动作看起来极其优雅,但还不够实用,整个过程远远超出了出水时限。
如此,冲泡出的白茶茶汤,其滋味便过于浓郁。
《6》
人世间的四月天,与老白茶相比,似乎更适合喝一杯年轻的白牡丹。
今年的茶尚未发展做好,去年的白牡丹便是一个最合适的选择。
暗香飘月光黄昏,夕阳提示,酿造一杯清香飘逸的白牡丹。
转眼间,陈白茶的汤汁已经细腻顺滑,可以在嘴唇和牙齿之间仔细琢磨。
陈华一两年,香气依然优雅,仿佛在月亮下浇水,一片空荡荡的蓝色山谷慢慢倾诉着香气。
白牡丹,有这样的香味,当然不能与苦味相匹配。
本文由福鼎白茶于2021-05-26发表在福鼎白茶,如有疑问,请联系我们。
本文链接:http://www.tb6677.cn/post/714.html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