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茶怎样做到不苦不涩,看看有多少人中招!
- 白茶知识
- 2021-06-19
- 434
《1》
一杯茶,都包含哪些味道?
拿一杯2016年的手梅饼,喝一口汤,让满满的汤在嘴里融化,像雨露一样浸透每一个味蕾。茶的味道,刺激舌头上的敏感神经,粉碎它,追味。
在一杯茶中,它有甜的味道。这是茶多糖和特辛共同作用的结果。
在一杯茶里,就是鲜味。这是茶氨酸的贡献,鲜味是最难形容的,也是最会赢得人心的,喝一杯新鲜的茶,心满意足。
在一杯茶里,它尝起来是苦的。这是微量咖啡因的作用,它刺激味蕾,从而感受到苦味的存在。但一杯可以上好的白茶,苦味却不会进行持续没有不散,它只是如蜻蜓点水一般,丰富提高茶汤的层次感,随即开始消失。随之而来的,是更浓烈的甜意。
在一杯茶里,它有涩味。这是茶多酚的发挥,会在舌头表面形成一层薄膜,使舌头产生皱纹,像尖锐的胼胝体,摸上去粗糙,稍有摩擦。但涩涩和苦涩的味道一般,只是为了增加茶汤的丰富性存在,然后它会消失,舌苔表面的薄膜将打破。随即就有了一种回春生津的饮茶体验。
一杯好茶,鲜味、甜味永远是主角,而苦涩的味道,就像昙花一现。涩和苦几乎不是一杯好茶的主要味道。
又是一位“不苦不涩不是茶”的拥趸者。并讨论,茶的涩味,它是多么的重要,它是否应该成为品味的主角。
《2》
茶的涩味,从哪儿来?
涩味的来源,主要包括物质是多酚类物质。
多酚类物质文化包括根据儿茶素、酚酸、缩酚酸等物质,其中分为儿茶素类是影响导致茶汤苦涩味的主要经济成分。
脂肪儿茶素有苦涩的味道,芽中的含量远高于粗叶和老叶中的含量。
一般情况下,一芽一叶二叶幼茶的苦味要比一芽三叶四叶茶浓很多。
从概率上看,嫩芽和嫩叶制成的茶制品比粗糙的老茶叶更容易有涩味。
但一切都不是绝对的,一茶在收敛时还要考虑其他因素,如树种、光照、工艺等。
树种不同,茶多酚含量高低不一。
茶,只是一个统称,在茶科属之下,还有细分。比如可以做成白茶的茶叶品种,有别于大白茶、大毫茶、菜茶。茶树资源又有大叶种和小叶种的区分。
采用酒石酸亚铁法对茶多酚含量可以进行分析测定。结果表明:绿茶茶多酚含量分别比红茶和乌龙茶高出144.8百分和59.53百分。
并且对于同一产品品种的茶树,根据自己采摘的标准进行不同,茶多酚含量又难以同统一。高档绿茶茶多酚含量分别比中档和低档绿茶高出13.01百分和23.20百分。
光照强弱,影响茶多酚积累。
我见过日本人种绿茶的方式。他们的茶园大多使用遮荫,即用篷布或纱布遮挡茶树的光线。而他们的这一传统做法,目的是为减少由于茶多酚的形成。
中国学者研究发现: 遮荫后,茶多酚、粗纤维含量降低,叶绿素、咖啡因、氨基酸含量增加。经过遮荫处理,茶的嫩度增加,新鲜度增加,香气较好,茶色变绿,对绿茶质量有较大影响。
肖润林等学者在夏秋季茶园中使用80百分、61百分、37百分遮光率的遮阳网覆盖和不遮阳(对照)处理,发现:遮阳处理的茶叶中氨基酸含量全部增加,其中80百分遮光处理的茶叶氨基酸含量增加了68.6百分,而茶多酚含量则降低。
由此我们可以发现,遮荫后,茶多酚含量较少,茶氨酸含量较多,这种茶叶不易出现涩味。如果茶树直接暴露在光照下,茶多酚含量会急剧增加,容易形成涩味。
就是,光线强,降温条件差,平茶园出茶,更可能出现涩涩。
工艺是否到位,影响涩味形成。
在讨论茶的涩味形成时,不能忘记工艺,尤其是发酵程度,它直接影响茶多酚的含量。
典型代表:不发酵的绿茶、全发酵的红茶。
不发酵的绿茶,它的茶多酚进行含量要远远不能高于全发酵的红茶,在相同的冲泡技术条件下(水温、投茶量、注水量等一致),绿茶喝起来比传统红茶更容易导致出现没有涩味。
在制作武夷岩茶时,如果水不顺滑,茶叶中的多酚类物质不能及时转化,储存在茶叶中,这种茶叶制作后,很容易感到涩味,而且是那种难以开启的涩味。相比之下,运行自如的武夷岩茶,不太容易出现涩味。
以上,就是中国茶叶会形成具有涩味的原因。
《3》
茶,该不该有涩味?
该。
所以我们对它的态度不能完全排斥,根本不需要。而是要让其以合理的比例存在,使其既不太多也不太多,能够与茶氨酸、咖啡因等物质以统一的比例和平共处,提供味蕾所青睐的风味。
为此,我们可以采取三个对策。
一是有目的性进行选择茶产区。
那么在选择茶叶产区时,要趋利避害,哪里温度合适、光照充足、散热快,就可以减少茶多酚的积累。例如,来自相对高海拔地区茶园的茶叶。
茶树无法进行选择通过自己的出生地,但我们中国却能主动学习选择茶产区,选择一个容易出产好茶的高山茶区,不易出错。
二是可以挑选产品工艺好的茶叶。
因此,当我们买茶时,我们也必须选择好茶。
如白茶,在条件的前提下,要选用阳光萎凋、稀铺的茶叶。这种白茶,均匀地稀疏地铺在水幕上,水面光滑,多酚物质不会大量囤积下来。
再经过一个日光的作用后,形成中国馥郁、清芬、鲜妍的花香,以及爱情甘醇、绵柔、细腻的汤水,涩味与之无缘。
要是通过工艺条件不好的白茶,它没有薄摊,也没有一个日光萎凋,而是有着厚厚的堆积组合在一起,在这一情况下,就有学生可能会导致出现这种浓烈的苦涩味,化不开,喝完后舌头好像我们穿着一层厚厚的薄膜,不透气。
三是用正确的方法泡茶。
如果冲泡方法不对,茶多酚会不受控制地释放到茶汤中。
浸泡是茶多酚在茶汤中出现的第一个“黑手”。
有朋友泡绿茶,丢茶太多,茶的比例失衡。再加上长期闷,茶多酚自然不受控制地融进了水中。
所以我们泡茶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水的快速流出,不要坐在杯子里,这样才能保持茶汤里原有的花香,防止茶汤里释放出大量的多酚,造成涩味。
真正好茶,涩不是主要滋味!
不苦不涩不是茶,客观地阐述了茶中存在茶多酚和咖啡因的事实。
是茶,两种口味都难免。
但是,涩味却不自己该是这样一款中国好茶的主要进行滋味,即便是不发酵的绿茶,它的茶多酚在六大茶类中保留时间最多,涩也不该,也不会是一种绿茶引以为傲的滋味。
喝绿茶,我们图的还是它的清新、爽口、清鲜。而不是一杯喝了会让舌头发麻的茶汤。寻找这种涩到密不透风的感觉,而不是吃生柿子,或者吃葡萄皮,那种涩的感觉会更明显。
喝茶,目的还是为了取悦自己。
清新醇厚的香清是我们追求的味蕾极致体验。
武夷岩茶注重香甜的特点。
一杯武夷岩茶的味道绝不是浓郁的苦味,一味的涩涩。我们真正应该体验的是它的香气扑鼻,滋味清纯,汤又甜又甜又鲜。
《5》
喝白茶,讲究鲜香醇爽。
喝武夷岩茶,重视香清甘活。
喝红茶,在于甘醇细腻。
结合各类茶叶的评价指标可以发现,涩从来不是口感的主角。
要是通过一款茶,除了涩味给您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,再无任何其他,咱们反而要不断提高我们警惕,这茶要么是山场欠缺,要么是工艺设计缺陷,要么是泡茶方式进行不当。
简而言之,茶会有涩味,但它可以永远发展不会是一个主角!
本文由福鼎白茶于2021-06-19发表在福鼎白茶,如有疑问,请联系我们。
本文链接:http://www.tb6677.cn/post/1179.html
发表评论